诗云:“登陟寒山道,寒山路不穷。”从字面上看,这是在说自己攀登寒山山道,而寒山高且陡,道路不绝,其中暗含禅意,意指修行之路永无尽头,佛德智慧博大精深、奥妙无穷。下两句:“溪长石磊磊,涧阔草濛濛。苔滑非关雨,松鸣不假风”,看似在吟风弄月,实则亦有玄机,分明是在描绘参禅后淡泊宁静的悠远境界。最后一句乃点睛之笔:“谁能超世累,共坐白云中。”有谁能够从世俗物累中超脱,与我共同打坐白云中?在这里,白云并非实指,而是象征佛学的至高意境。由诗可见,寒山大师当时的修行已达到心中空明的境界,心无杂念,一心求佛。
这种境界用我们俗家人的话来说就是“淡泊宁静”,譬如“老子”的“恬淡为上,胜而不美”、香山居士的“身心转恬泰,烟景弥淡泊”,讲的都是这个。武侯诸葛亮对此剖析得则更为透彻,他在《诫子书》中说道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静无以成学。忄舀慢则不能研精,险躁则不能理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。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”寥寥数语,字字精辟,千年之后我辈读起,仍有清新澄澈之感浸入心头,似一汪圣水在洗涤心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