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都知道“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”的道理,“直教人生死相许”的完美爱情在现实中几乎是绝迹的。在经济学领域中,我们也可以找到感情世界里希望和失落的波动原因,而由行为心理学得以解析的答案。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创造了一道“幸福方程式”。
在“幸福方程式”里,幸福=效益/欲望。在不同的领域中,“幸福”的涵义有着丰富多彩的涵义。而在爱情中,幸福是一种身心的感受,一种和异性所产生的身心愉悦的快乐感受。 “爱情完美主义”者,对于完美和理想的执着地追求,这种欲望更接近于局限。以上公式告诉我们,在效益已定的前提下,成反比的是幸福与欲望,实际效果与欲望水平差距越大,心理落差越大,人就越痛苦。
小说故事里智勇双全的大侠义士、外秀中慧的美女的形象,是“爱情完美主义”者倾向于将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。现实生活中,成就一段“现代爱情故事”和“星空情缘”般浪漫而又动人的“神话”或“童话”的构成因素却很复杂,比如说是否“一见如故”或者“静水流深”、是否“门当户对”、是否“男才女貌”。总之,影响并考验着“爱情完美主义”者是否能如愿以偿完美地演绎这一部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爱情剧场的能力的是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在的素质、经济能力、家庭期望和认同以及双方价值取向等因素。